3月29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中国清洁能源“十二五”总结与“十三五”展望专题活动暨第八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China Power Conference & Clean Energy Expo China,以下简称“CEEC”)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隆重开幕, 2016中国清洁电力峰会同期同地举办。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中电联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主持开幕式。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廷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清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魏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毕亚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树民、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总经济师赵孝、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厚贵、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松强、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孙忠权、台湾旅沙电力协会秘书长陈永田、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会秘书长黄微等领导一同参观了博览会并出席开幕式暨峰会主论坛。
中国清洁能源“十二五”成绩斐然,“十三五”目标明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持能源消费的适度增长,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在本届博览会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2.9亿千瓦增加到5.3亿千瓦,年均增长15.2%,占比从27%提高到35%;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从0.8万亿千瓦时增加到1.56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5%,占比从19%提高到27.8%。2015年底中国水电装机3.2亿千瓦,核电装机2608万千瓦,风电装机1.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200多万千瓦,分别是2010年底的1.4倍、2.6倍、4倍和168倍。
中国政府多次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提出,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王晓林强调,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高能源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和水平。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沿海核电建设,2020年核电装机力争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稳步建设西部风电、太阳能基地,大力发展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同时,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外送通道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市场,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
中电联:搭建国内外清洁能源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
2009年,首届CEEC成功举办,为各级政府、电力企业、研究机构、设备制造商搭建起广泛交流的平台。经过七年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业内最新技术以及决策层人士,带来了强大的采购群体、多样的融资渠道与多方合作机会,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得到清洁能源展览会之一,为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电联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大会上表示,中电联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近几年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电力工业及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电力节能减排及低碳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出台;二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编制发布了400多项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标准,并完成了水电、光伏发电等中国清洁能源标准英文版翻译;三是与国际能源署、欧电联、亚太电协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协会、电力企业保持了良好的交流互动,组织了包括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内的一系列展览和交流活动,组织中国电力企业参加了一系列国际活动,推动了清洁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新能源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提下,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杨昆建议:一是要熟悉当地清洁能源投资相关的政策,了解当地的宗教、风俗等,可以考虑在当地寻找具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二是要了解国外相关标准,做到中外标准对接,这一方面,中电联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三是加强国内企业间的沟通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可以采取股份制、总承包等措施,抱团出海,分散单个企业的风险。